關丹覺之家主席林繼昌澄清,該中心並非吸毒者避難所,覺之家是一個以佛教教義來感化吸毒者或囚犯的“中途站”,改造者必須參與及通過為期9個月的培訓課程,協助他們重新適應,重新融入社會,並非永遠留在該中心。
同時,加入該中心的學員每日都必須嚴格遵循所規定的行程和功課,包括學佛、誦經、洗衣、煮飯、打掃等,絕不收好吃懶做之徒。
“覺之家創立的宗旨除了要感化前吸毒者或囚犯立志向善,也希望能協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不被社會所排斥,才不會重蹈覆轍,從而減少許多社會問題。”
他在接受星洲日報記者訪問時,這麼表示。
林繼昌:擬設“半途之家”
林繼昌指出,“覺之家”目前正計划在達士花園設立一座“半途之家”,供已畢業的學員居住及尋找工作,學習適應社會的生活。
然而,他在向社會人士征求贊助及樂捐時,面對不少人對覺之家的誤解,認為該中心都是收留無所事事的戒毒者,不願給予資助。
林繼昌表示,開辦覺之家的目的除了是協助學員戒毒,也協助學員建設自己的身心靈,以便重新回到人群過回正常人的生活。因此,覺之家所收留的學員除了是戒毒者,還包括從監獄或戒毒所出來無家可歸的人士。
中心沒宣傳皆隨緣
“中心沒有宣傳,都是隨緣的,大部份的學員都是透過認識的佛教團體或組織介紹,或者是我們到戒毒中心、監獄弘法時,戒毒者或囚犯從中取得我們的聯繫,自由之後主動聯絡我們的。”
同時,他強調,覺之家是一家非營利佛教慈善戒毒中心,既然是非營利,所花的每一分錢,統統都是靠覺之家自己來籌集。與其他慈善機構不同,覺之家強調“自力更生”,他們不要求公眾捐助,只期望學員本身自食其力,為自己的“家”貢獻一分力量。
自律有勞動才有得吃
覺之家也堅持“一日不做,一日不吃”的理念,要求學員學會自律、勤奮、和悔過。若學員沒完成早課,就沒有早餐吃;下午沒做事,就沒午餐吃。
他指出,該中心周圍的空地也被用來作為農耕地,學員們每人都需要負責其中一部份,如果沒有勤奮和用心照顧,就會長滿雜草和無法結果。
另一方面,林繼昌說,如今社會問題嚴重,更需要一批有過往經歷的人站出來獻身說法,勸導其他人不要陷入歧途,直接的減少許多社會罪案。
“社會人士也應該嘗試接受和信任這批願意改過自新的的前罪犯,也協助他們重新融入社會,而不是用异樣的眼光來看待、排斥,這樣最終也只會導致他們再度逃離這社會,再次回到犯罪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