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活誌 - 城鄉記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72

守護海南人‧檳城天后宮述媽祖事跡

$
0
0

設計古色古香的檳城南華醫院街的天后宮是遊客們熱愛拍照觀光的景點,也是媽祖信徒誠心膜拜的廟宇,但在拍照和膜拜之餘,你是否還曾留意過天后宮的設計特色?

天后宮顧名思義是供奉天后聖母媽祖的廟宇,另一個特色,便是和隔鄰的檳城海南會館的聯繫。

當年海南人算是較遲下南洋的族群,由於海南人多篤信媽祖,因此在抵達檳城後,便設立瓊州會館和供奉媽祖,雖時代和會館的改變,檳城海南會館也隨後成立,再者,因重視海南子女的教育,隨後也設立了益華學校;目前,這3所建築物都設在毗鄰。

媽祖曾被數皇帝詔封
“天后”規格與皇族同等

媽祖原名林默娘,因多次顯靈救助百姓,因此媽祖也在宋、元、明、清朝都多次被皇帝詔封,最終成為“天后聖母”,因此祂所使用的規格也可和皇族同等,不僅媽祖也得以佩戴“旒冕冠”,而祂出巡時也有“出巡牌”,而天后宮的設計也別有一般廟宇,即設有“前門”或“護城門”,這廟宇最外的一道門的設計與用途是為“護城”,並鑲有門釘。

因此,一般守護在廟宇外門的門神也設在廟宇內,稱作“中門”,而“中門”後方便是關帝爺的香爐,關帝爺正供奉在上。

在海南島上,由於山形的地勢不宜耕種,因此海南人多靠海維生,因此海南會館天后宮所供奉的主神皆是“海神”,包括媽祖、水尾聖娘、昭應百零八英烈;但很多人或許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天后宮也供奉了關帝爺,只因大家“忘了把頭抬起來”。

1997年曾“大變裝”
增設牌樓保留支柱

因海南島靠近福建及廣東省的地理因素,因此海南建築的設計風格也受到福建及廣東的影響,加上媽祖本是福建人,因此該宮在1997年大修復時,也增加了一個牌樓;雖然外觀和內部在翻新後“變裝”了,但廟宇內的每條支柱都被保留下來了。

回首修復前的天后宮香火鼎盛,多年來信徒所上的香已經把天后宮內部都給熏黑了,因此理事在天后宮的大翻新後,也規定信徒只能在廟宇內上一支香(大日子除外),鼓勵信徒和理事一起維護天后宮的建築,尤其該宮每年都花上上萬令吉來進行維持和修復該宮。

文:傅筣雁
編輯:譚英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72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