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鑾佳雅華小校園面積4畝半,種植了500棵花草樹木,品種超過100種,綠意盎然,教師與學生處身充滿生機的學習園地,添加了學習動力。
逾百種花草樹木:木槿花、九重葛、紫陽花、蘭花、虎尾蘭、百香果(西番果)、紅檳榔、指天椒等,植物園成了活生生的教材,特別是上科學及美術課時,教師帶領學生實際體驗大自然的美好。
佳雅“植物園”的創建是陳浩才校長的構思,愛好種植花草的陳校長,於2011年捲起衣袖,親自帶領校工啟動這項別具意義的工程,他把家裡的花草樹木都搬到校園來,一株一棵佈滿校園。
一名學生領養一棵樹
年前,教育部推動“一名學生一項運動”,陳浩才決定創新以“一名學生領養一棵樹”,讓每名學生負責照顧自己領養一樹,幫忙校工拔野草。
陳浩才也喜愛養魚和養鳥,他動手建造了一個魚池飼養一些生鮮活跳的魚兒。他說,在他任教過的學校,即中華三小、加亨華小和培智華小,他都築了魚池,教書之余,蹲下來看花看草看魚,鬆懈忙碌的教學生活。
友族學生比率鑾縣最高
在居鑾縣的21所華小中,佳雅華小友族學生在全校學生總人數中所佔的比率是最高的。
陳浩才提供從2010至2014年的資料,佳雅華小的友族學生於2010年佔37%,之後2年分別為39%和38.8%,2013年有41%,2014年升到48%,明顯是逐年在增加。
6項獎助學金
助學生完成學業
佳雅華小是郊外的新村小學,卻設有6項獎勵和助學金,計有“趙二女士獎勵金”、“梁慕蓉女士助學金”、“董群英女士班級獎勵金”、“陳朝斌,周立穎夫婦助學金”、“吳玉波先生活動基金”和“李深靜基金會領養學生計劃”,獎勵學業優秀和幫助家境清貧的學生。
陳浩才說,佳雅學校雖然是一間小學校,學生人數不多,但學生所得到的福利,卻是許多大型學校的學生無法享受到的,佳雅學校的學生是幸福的。
陳浩才:友族學生逐年增
陳浩才校長說,佳雅華小友族學生逐年增加,其中以巫裔學生居多,印裔生其次。
友族學生主要來自學校附近的馬來甘榜,也有部份學生來自在居鑾監獄工作的監獄官的兒女,甚至有學生從11公里外的加亨東土展區前來上課。
他表示,他有向友族學生家長瞭解,得知他們把孩子送往華小求學,目的是讓孩子多懂一種語文更具競爭優勢。
朗誦《弟子規》提昇華語學習
他說,由於友族學生多,佳雅華小在小六評估考試中,國語科的成績都很好,這6年來在全縣21所華小中國語科的成績都在前3名,不過華語科的成績就被拉低。
他表示,為了提昇華語科的學習,他鼓勵教師作趣味性教學,周會讓學生朗誦《弟子規》,結果友族學生的華語發音更好,朗誦和背誦都有進步,只是書寫較弱。
增加藏書鼓勵師生閱讀
陳浩才本身喜好閱讀,他希望佳雅華小的師生也能享受閱讀的樂趣,因此為學校圖書館增加藏書一直是他一項重要的工作。
他指出,佳雅華小的圖書館於1999年啟用,由於資金有限,所以藏書不多。2009年,陳浩才到佳雅華小掌校,發現圖書館藏書很匱乏,而且大部份是舊書,無法吸引學生到圖書館借書。
他表示,學校獲得的撥款還得應付其他方面的開銷,加上素質好的書本售價也高,想採購新書的計劃無法如願以償。
新書貼通告
吸引學生閱讀
他認為要鼓勵學生閱讀,圖書館不時要增添新書。今年,他向管理圖書館的教師建議,凡有新書要張貼通告,以吸引學生閱讀。他觀察學生多借閱課外書,寫作文譴詞用字都有進步。
他也鼓勵教師閱讀,購買適合教師的書籍,他認為教師對引導學生閱讀起很大作用。
他記得多年前他在加亨華小執教,當時有一名教師先到圖書館看書,然後在班上用講故事的方式講給學生聽,講到精彩處故意停住,吸引學生到圖書館借閱,並且在班上傳閱。
在佳雅華小,各個班級都有流動小圖書館,放置一些課外書,讓學生方便閱讀。另外,每周的語文課,當中有一節是由教師帶學生進圖書館看課外讀物。
設歷史走廊啟發公民意識
設立歷史走廊的起因,是陳浩才發現學校有一些歷史文物,他就收拾整理,集中在一間課室擺設。
他表示,歷史走廊成立於2011年,目的是收集和保存學校創校以來的發展史,從中也收集我國的歷史事跡,激發學生對我國歷史的興趣,多瞭解學校,珍惜我國獨特的多元文化,啟發公民意識及提昇學生的愛校和愛國精神。
2013年,在董家協及社群的贊助下,學校建立了第一間精明教室,讓學生跟上時代步伐學習新知。
他表示,精明課室讓教學更活潑,同時也減輕了教師在文書上繁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