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青華小‧漁村子弟的教育搖籃
“培青學校,培育青年,明禮儀知廉恥……”培青華小,是名副其實一所培育青年,綠意盎然的漁村學校。她雖寂寂無名,66年來卻默默傳承中華文化,為華社子弟提供學習母語的機會,也是沙白縣新溝港口(PekanParit Baru)學子的教育搖籃。read more
View Article有得吃可看古玩的“小陳故事”
在孩子們決定“繼承父業”後,陳爸爸就不藏私地協助孩子開創屬於小陳的新故事,也創造了屬於陳家兩代人的“小陳故事”……陳爸爸傳承給孩子們的,除了是很多的父愛和較為平順的創業路程,還有陳爸爸收藏多年的古玩,每件都可說是陳爸爸的心頭好。read more
View Article直涼特教中心‧特殊童愛心灌溉
308政治海嘯過後的同年7月份,兩名特殊學生家長向陳天論縣議員提及,百樂縣內沒有特殊教育中心的設立,讓家中有這些孩子的家長煩惱不已,如果想讓孩子們得到特殊教育機會,必須遠赴文冬或馬口才有這類教育設備......read more
View Article古來二校‧扯鈴隊扯出名堂
扯鈴是中華文化中的一項雜技表演藝術,柔佛古來華小二校於1998年成立了第一支扯鈴隊,十多年來參與了多項表演,更曾受邀到鄰國演出,以及參與國內外電視台的攝製,打出自己的一番名堂。read more
View Article葛尼華小‧從簡陋鋅板到鋼骨水泥
坐落在烏雪縣的烏魯音峇魯,是雪州人民及許多外州人熟悉的地方。那裡有著名的鹵麵,遼闊的平原菜園以及好山好水,吸引不少老饕和本地遊客前往小鎮尋覓美食及感受鄉村風情。新村以華裔居民居多,有華人聚集的地方就離不開教育,村裡的葛尼華小就是當地居民及地方人士,長年累月爭取及捍衛母語教育下換來的碩果。read more
View Article新溝港口峇拉煎飄香(下篇)
若非當地人或識途老馬告知,相信任誰都難以想像到,像新溝港口(Bagan Parit Baru)這麼一個樸實無華的小漁村,居然是出產峇拉煎的地方。read more
View Article殯儀服務‧摸清宗教籍貫免犯禁
華人對於生離死別,有著諸多繁文縟節。在送別人生的最後一程上,總免不了要按照風俗大費周章一番。所謂的風光大葬,是要給離世的人最後的敬禮。read more
View Article新溝港口潮州人居多(上篇)
新溝港口(Bagan Parit Baru)與水柳頭為鄰,彼此就像是有一種唇齒相依的關係,除了地理位置十分靠近、同樣是“潮州漁村”及共用同一個碼頭之外,新溝比水柳頭“更勝一籌”之處,就是新溝的人口約有400人,比起水柳頭的200名村民多了一倍。read more
View Article葛尼華小‧軟硬體設備完善
烏魯音峇魯葛尼華小環境清幽、校舍堂皇,是個求學的好地方。這個軟硬體設備日趨完善的華小,自1953年以來,已為華社栽培出無數的社會精英。葛尼華小校園內有兩棟堂皇的建築,一棟是在1996年啟用的兩層半綜合大禮堂......read more
View Article登雅華小舞出光芒
要掌握好友族的舞蹈並不容易,尤其是華小要成立馬來舞蹈隊,而且還在馬來舞蹈比賽中揚名,更是不簡單。昔加末縣內有數所華小不但成立馬來舞蹈隊經已數年,更多次在馬來舞蹈比賽中名列前茅,表現甚至比國小還要傑出......read more
View Article哥打峇魯‧伊斯蘭文化色彩濃郁
哥打峇魯是東海岸最古老及人口最多的城市,但在許多外地人眼中,她是一座禁忌多且極封閉的落後城市。或者,放下對她的誤解與成見,親自走入這座“伊斯蘭城”探索,你才會發現,正是那份獨特的民俗風情與濃厚的伊斯蘭色彩,使得哥市成為國內最具特殊文化色彩的城市之一,並贏獲不少崇尚異國情調的遊客的青睞。read more
View Article平民華小‧走過90多年風雨路
直落彭里瑪加弄(Telok Panglima Garang)位於瓜拉冷岳縣,她的名氣也許沒有鄰居仁嘉隆那麼大,但是,這被喻為“凶悍的總督之灣”的小鎮,卻有其獨特的色彩,等您前來探索。與其他城鎮一樣,直落華人也重視教育,當地的平民華小早在1920年由當地熱心教育的人士發起......read more
View Article道北縣‧佛寺膜拜轉個好運
比起國內其他州屬,與泰國僅一衣帶水之隔的吉蘭丹州,尤其只有一河之隔的道北縣,因著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形成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根據文史記載,吉蘭丹古時原稱丹丹國,屬泰國領土一部份。read more
View Article直落坡‧“凶悍的勇士海灣”(上篇)
直落彭里瑪加弄(Teluk Panglima Garang),地方上的華人愛簡稱它為“直落坡”,是一個坐落在雪蘭莪州濱海區的萬津,靠近加厘島(Pulau Carey)和仁嘉隆新村的地區,最大特色是擁有一個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Zone,或簡稱為FTZ)。read more
View Article石文丁中華‧培育學生文武雙全
目前擁有108名學生的石文丁中華學校,除了關注學生的課業學習進展,也不忽略課外活動的重要性,讓多元課外活動成為該校的特色之一。寬闊的校園活動空間是該校的一大特色,學校善用這優良的“先天”條件......read more
View Article興華中學‧編纂校史徵文物
回顧,是為了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回顧歷史,除了紀念及感恩先輩開創時的付出,也讓我們從中學習,思考未來。創校66年的巴生興華中學,經歷過獨立前的風浪,也跨過無數的波折,穩健地走到今天,栽培了無數英才。為記錄學校創校、發展,以及過去的種種事蹟......read more
View Article百年古物重現‧壩羅古廟渾身是寶
怡保近打河畔的壩羅古廟,渾身是寶,百年古物重現!擁有141年歷史的怡保壩羅古廟,是善信膜拜祈求心靈寄托,也是值得旅遊和研究文物的地方,吸引許多國外遊客慕名而來,一探百年老廟的風采。read more
View Article賞晚霞、垂釣樂‧瓜拉古樓風情獨特
在這高度發展洪流下的時代,淳樸寧靜的漁村鄉鎮反而顯得珍貴。坐落在北霹靂吉輦縣的瓜拉古樓(Kuala Kurau),六十年代前是個非常活躍的貿易區,一艘艘船隻川行古樓河上,把各類土產運銷外埠,也把日常用品運進漁村。read more
View Article直落坡‧二戰前建築見證興衰(中篇)
經歷百年風霜的直落坡老街場,從早年門前冷落車馬稀,到如今車流量川流不息的囂鬧景象,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老街場擁有悠久的歷史,陳舊的二戰前建築物,見證了直落坡街場的興衰,一些老店舖甚至是三代傳承。read more
View Article當吉他遇上口琴……另一種情懷
當口琴遇上吉他,會擦出甚麼樣的火花?吉他著重於樂曲的表現和音樂的詮釋,而口琴則最能表達情緒,兩者都能與其他樂器互補,也能在音樂會上獨挑大樑,是深受音樂愛好者喜愛的常見樂器。read more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