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生活誌 - 城鄉記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72

龍邦新村‧錫礦業橡膠業帶旺經濟

$
0
0

龍邦(Kalumpang)坐落在吉粦的毗鄰,距離該區只有15分鐘車程。龍邦四面環山,綠意盎然,給人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而且這裡的居民生活與世無爭,逍遙自在,是遠離塵囂的好去處。

在四五十年代,龍邦開始盛產錫米,由於錫礦業迅速發展,當時吸引了不少華人南來,使到龍邦人口增加。當時的人口過萬,經濟活動十分蓬勃,舊街場上有戲院、書齋、茶樓、咖啡店和雜貨店。

附近一帶也有橡膠園,大部份馬來人以割膠為主,而華人則從事採錫業、橡膠業及經商者多,錫礦和膠業成了當時龍邦的經濟命脈。

全盛時期鐵船進出在錫礦業全盛時期,龍邦曾有鐵船進出讓當時的龍邦非常繁榮,單單採錫的鐵船便有3艘,而且前來設立採錫公司的富商包括張文炳、李流芳和劉貴等。

如果鐵船採不到錫礦,便採用沙泵的金山溝,金山溝興盛時期也設有十多間採錫公司。

居民鍾奎:老行業找不到繼承人

老居民鍾奎(78歲)說,以前他是龍邦其中一個錫礦廠的管工,負責分配工人的每日工作,每個錫礦廠約有20餘人工作,都是由男性從事這份工作。

“公司包吃包住,煮食方面由村裡的婦女負責,吃的食物蠻豐富的,睡的地方也過得去。”

男生採錫也懂割膠

他說,工作時間是從早上6時至傍晚5時30分,分兩班制,其他工人每個月領100餘令吉,由於他的職位比較高,每月領取320令吉。

他表示,龍邦的男生除了懂得開採錫米,也懂得割膠,因為錫米開採完畢後,大家還得要生活,不能因為沒有工作而坐以待斃,所以割膠是當地人另一收入來源。

他指出,錫米和橡膠業沒落後,頓時讓當地人失去就業機會,為了生計,他們被迫出坡或出國謀生,當時在一個偶然機會到了印尼亞齊伐木,然而當地樹林坡度很陡,樹木不多,伐木時,有時還會發生塌樹壓死人事件,有些死狀更是慘不忍睹。

手工包屹立不倒

此外,政府也曾在龍邦設立工業區,並稱之為韓國村。雖然有些工廠已建好,但由於道路和交通不便問題,使到工業區計劃被擱置一旁。

龍邦新村不少老行業找不到繼承人,因為很多新生代都選擇到城市發展,不願承接上一代的衣缽,延續傳統行業的精神。

然而當地聞名的手工包從1937年開始營業至今,是少數屹立不倒的傳統行業,這包點的特色以新鮮聞名,不含防腐劑,吸引不少當地和外地人前來品嚐和訂購。

前村長程福慶:少生育,華小學生銳減

龍邦新村前村長程福慶表示,以前龍邦華小學生人數有600餘人,至今減少到約200人,由於很多出外謀生的村民,都會選擇讓孩子在城市求學,因而導致該村人數減少。

再來,大家考慮到昂貴的開銷,即便住在新村也逃不過物價上漲的命運,為了減輕負擔,有些年輕人寧可選擇不生小孩。

龍邦新村是程福慶的老家,在吉隆坡謀生多年,由於厭倦了在當地操勞的生活,而且空氣指數不理想,每次回到家裡都覺得很累很煩悶。後來為了想要過一個平靜的生活,他賣掉了在吉隆坡的房子,並在2003年,回家鄉效力,將自己累計的經驗回饋自己成長的地方。

缺發展計劃就業機會少“這裡的確甚少就業機會,即便有小型的蜡燭廠、紙紮廠等,但聘請的工人並不多,且薪金少,很難維持一個家庭的開銷,不過這裡倒是一個不錯的養老地方。”

他說,在現階段,的確看不到有任何的發展機會,最多只能將舊店翻新,讓人看起來有不一樣的面貌而已。雖然發展機會不高,然而在龍邦建設多個花園住宅,也算是一個好現象。

印尼伐木10青年喪命

約有10名龍邦年輕人曾喪命在大樹下,這是他們在國外謀生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而這些代價是大家無法預知的。

“當時,我一個月可以領取3千令吉薪金,但還了債務後,自己所剩無幾,後來考慮到自己年紀大了,也想到這份工作的危險性高,決定回家鄉。”

80年代,錫米和橡膠業陷入低迷,導致錫米公司紛紛關閉,許多年輕人到外地工作,人口因而逐漸減少。錫米已挖掘殆盡,也留下了一個個的廢礦湖。

龍邦舊街場曾是興旺的象徵,是華裔同胞的聚集地,這裡的店鋪都開門做生意,曾有兩間酒樓,晚間是夜夜笙歌的。如果當天割膠不成,很多村民便會蜂擁到街場逛市集採購。自從組織新村後,華裔遷入新村,街場也沉寂下來。

爾後,吉隆坡至怡保的舊路將老街場與龍邦新村隔開後,老街場也日益沒落,如今的老街場只剩下少許商店和一間龍邦古廟,居民幾乎全集中在龍邦新村。自從南北大道通路後,車流量也減少了,更凸顯了這個地方的寂靜。

人口遷移老街場沒落

榮利是舊街場唯一的雜貨店,它沒有因街場的沒落而遷移,由於很多華裔都搬到新村,華人顧客減少了,顧客群反以友族為主。以前的龍邦新村只有二百至三百戶人家,如今新村共有四五百戶,人口大約2千500人。

雪州政府曾經大力鼓吹投資者在烏雪一帶投資,而龍邦也成了雪州政府大力推動的地區之一,並鼓勵投資者在龍邦設廠,以小型工業為主,包括鐵廠、木場、家具廠、沙場等等,成為工廠的集中地。

相關文章:
吉粦新村‧火車站拆除帶走繁榮
雙溪威新村‧地理位置卓越,速城市化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72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